公共文化新空間好在哪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4
作者:
來源:中國文明網(wǎng)
閱讀量:2204
據(jù)8月4日新華社報道,截至目前,全國各類公共文化新空間已超4萬個,成為打通文化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關鍵抓手。
不同于傳統(tǒng)公共文化設施的布局常受限于行政區(qū)域劃分,公共文化新空間的構(gòu)建以“無邊界”思維打破限制,將文化服務嵌入書店、商圈、公園、鄉(xiāng)村民宿等生活場景,讓文化服務的便捷性與滿意度不斷提高。上海市新增3600余處“鄰里匯”“城市書房”,讓市民在逛街、休憩時便能觸達文化服務。
多元主體協(xié)同發(fā)力,讓公共文化新空間展現(xiàn)更多活力。江蘇揚州頒布《城市書房條例》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,形成“15分鐘閱讀圈”,這種“政府搭臺、社會唱戲”的模式,既減輕了財政負擔,又讓文化服務更貼近市場需求。
成都“留燈書屋”的藝術夜校、湖北驛站的直播培訓,精準對接了不同群體的文化偏好。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是“人”。近距離、互動式的文化體驗,讓公共文化空間超越了服務載體的功能,成為凝聚情感、傳遞溫度的“精神家園”。